首页 > 常识 > 生意经 > 风向与参考

鼓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独门制鼓手工艺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yiluokuang.com  时间:2023-10-19
描述:选材是泡桐,树要大、要轻、要绵、要干,否则音质不好。制鼓中最关键的工艺是整牛皮。
《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com》讯  和许多传统地方音乐一样,宁乡民间吹打麻山锣鼓近年来遇冷。

首先,宁乡县是能造出麻山锣鼓系列乐器的人已是"凤毛麟角"。东湖塘镇泉山村曹家组72 岁的杨奇是制作麻山锣鼓的传人。房子是土砖砌就,简单陈旧,孤零零地立在公路旁。杨奇说:"我这一生都给了麻山锣鼓,可以了,见证了麻山锣鼓的兴衰。"

杨奇一生命运坎坷。1956 年,他考入湖南交通学院,1961年却不得不休学。196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奇拜当地做鼓师傅杨省吾为师,师傅言传身教了半年。随后,杨奇又在师傅家里帮工三年,就在这段时间,他从师傅那里学到了造鼓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年岁已高的杨省吾不再做鼓,杨奇就成了做麻山锣鼓的传人。"我做了40年的鼓,一共也就做了2000多面吧。做的鼓有蓬蓬鼓、堂鼓、京调鼓等多种,其中长沙地区做那种上大下小的蓬蓬鼓就只有我做得像模像样,产品销到了台湾、湖北等地,长沙、益阳、衡阳等地就销得更多了。湖南著名说唱艺人李迪辉就曾多次来到我家找我定做鼓呢!我共为他做了五面鼓"说起做鼓,杨奇显得十分自豪。

"造鼓不是一件易事。"杨奇说:"别的工艺每个环节均不能马虎,做鼓师傅不是木工,又要熟悉木工;不是漆工,又要通漆工;不是画工,又要是画工。蒙鼓、打磨、上漆等各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要求制鼓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木工、漆工、画工技巧,有半点马虎都会影响鼓的外观和音质。鼓,既要好看,更要好听。"杨奇说。

制鼓是个精细活,用材很讲究,制作工艺更是需要精益求精。要选好木材,整好牛皮,这是最重要的两个关卡。选材通常使用的是泡桐,树要大、要轻、要绵、要特别干,否则音质不好。制鼓中最关键的工艺是整牛皮,全靠手工剔肉,工作量大,要求极高。特别是剔除皮面的牛毛与赘肉,这道工序是细致活,轻重、多少的拿捏全在感觉,讲究手上功夫,用力过猛可能刺穿牛皮,用力不足则赘肉刮不净,影响鼓的音质,没有多年的经验难以掌控。

在杨奇家里有一面自己制作并珍藏多年的异形鼓,顺着放上大下小,叫"莲花鼓";倒着放,上小下大叫"马蹄鼓"。此鼓用料非常讲究,整个鼓体就是一大树主茎加工而成。"我做麻山锣鼓全部用手工操作,一只鼓一般要做三四天,一年所做的鼓不足100只,现在一只鼓也就能卖到400元左右,除去成本,一天的工钱只有60来元。制作直径1米多的大鼓需要经过40多道工序、10多天的时间,但也只能卖到 2000多元。"说起做鼓的收益,杨奇有些无奈。"由于我的鼓全部是手工制作,花的时间多,音色比别人的要好,所以在市场上还是很走俏,我做的鼓没有一只卖不出去的。"的确,在杨奇家里,到处可以看到做鼓的材料,却找不到一个成品鼓。

当问及杨奇是否有人愿意继承其衣钵时,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做鼓不容易,效益又不好,现在在外面打工一天一两百元,谁还愿意来学造鼓呢?我前后带过几个学徒,但都做不开。我的儿子现在在外面打工,要他继承我的手艺,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我是做麻山锣鼓的唯一传人,难道麻山锣鼓真的要在我的手里失传了吗?"

文章来源:shenghuobaodian.com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站内搜索
  • 锣鼓,中国锣鼓制造技术
  • 响鼓岭,步履有声,如行走在鼓面
  • 湖南“花鼓戏”
  • 一个单间政府补贴两万 广州鼓励建设和改为普通租赁住
  • 微商帮
    世界网站大全
    中国科研团队:大象的长鼻子是如何越变越长了
    中国科研团队:大象的长
    自己是否能够像自己想的那样做成一件事,身旁人的判断会比自己准确
    自己是否能够像自己想
    火宫殿:吃喝玩乐看,烧香拜神佛,红火的庙会经济
    火宫殿:吃喝玩乐看,烧香
    眼见为实也不为实,更须谨慎看到的并非全貌
    眼见为实也不为实,更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