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历史 > 概观

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作者:yiluokuang.com  时间:2023-07-15
描述:毕业回国后,蔡锷辗转各省担任军职,投身推翻清朝政府的斗争。
《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com》讯  蔡锷墓,位于岳麓山白鹤泉左后方山上,筑于1917年,占地面积1620平方米,略小于黄兴墓。墓冢、墓碑及整个墓地均以花岗石铺砌。1956年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锷墓与黄兴墓一样,是岳麓山大型墓葬之一,筑在黄兴墓正下方、麓山寺后上方的山坡上。

1916年注定是个举国悲痛的一年,在黄兴逝世仅8日后,另一位民国重量级领袖人物蔡锷,病逝日本,享年仅34岁。

1917年4月,蔡锷魂归故里,国葬于岳麓山,他虽比黄兴去世晚、还为黄兴写过挽联,但他长眠岳麓山的时间,比黄兴早三日。

墓的建筑形制,蔡锷墓与黄兴墓差不多,只是略小。墓前置石祭桌、石香炉、石鼓,宽阔的平台基座、墓碑形状与黄兴墓相同,花岗岩磨制、圭形、塔状墓碑,底部周长12米, 通高91米,正面嵌紫铜碑心,楷书镌刻“蔡公松坡之墓”。

墓塔四周环以栏杆,左右砌有石梯导入,墓坪右侧通道两边,两棵高大古枫肃立,整个墓区为古枫、松、 柏掩映。

墓周有24块追思蔡锷的诗文与挽联,为当时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广西、广东、热河、察哈尔等省军政首脑撰写。

墓地临麓山寺一侧建有祭祀蔡锷的祠,祠门悬挂的是孙中山先生撰写的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班都护即班超、马伏波即马援,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奠定中国西部边疆万年基业;马援一生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定交趾,尤其是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故事更是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符号之一。孙中山用这两位中国历史上的名将比喻蔡锷,可见蔡锷在他心中的分量。

蔡锷,原名艮寅,从小被视为“神童才子”,不满15岁便在长沙以名列第三的成绩考取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1900年,他曾随唐才常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将“艮寅”改为“锷”,立志弃文从武, “流血救民”。在日本士官学校读书期间,他与蒋方震、张孝准被誉为“中国士官三杰”。

毕业回国后,他辗转各省担任军职,投身推翻清朝政府的斗争,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妄图复辟刚推翻的帝制,蔡锷带着“为四万万人争人格”的义愤,打响护国战争第一枪,保住了革命成果。

蔡锷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人生理想,对自己要求很严,曾两次带头裁剪薪金,“不但身后萧条,且丧费都无着落”。临死时,心中装的是国家、是战友,“愿为民望者, 以道德爱国”,他在遗嘱中写道:“我统率滇之护国军第一军在川战阵亡及出力人员,恳饬罗佩金等核实呈请恤奖,以昭公允; 锷以短命,未能尽力为民国, 应为薄葬。”

蔡锷的人生充满传奇,他逝世后发生的故事,也是一个传奇。对于他的死,无论是革命派、北洋派还是中央政府,无不表现悲痛惋惜之意,甚至他亲手葬送的袁世凯洪宪王朝的公子们,也致电吊唁,并且为其父的行为表示愧疚、道歉。

康有为的挽联,概括了他一生功绩,“微君之躬,今为洪宪之世矣; 思子之故,怕闻鼙鼓之声来”,而他时务学堂的老师梁启超则表达了深深痛惜,“知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夫人之恸而谁为?”

当时风传天下的挽联,则传说出自他的红颜知己小凤仙,“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1916年,黄兴、蔡锷两大民国开国元勋相继去世,当时,民国初创,各项典章制度尚未完善,黄兴、蔡锷之前去世的人物,建国功绩和名声还没有可与他二人比肩者,于是,国会正式议决,对二人礼遇以国葬之礼。

二人之死,催生了民国国葬制度的建立与《国葬法》的颁布。

蔡锷比黄兴早三天下葬,故有“民国之有国葬,实自松坡始”的说法,蔡锷的葬礼,被后人视为民国“国葬第一人”。

隆重的葬礼、独特的墓园设计,为岳麓山留下了蔡锷与黄兴,也因为蔡锷与黄兴,岳麓山在湖湘文化中的地位更加独特,当时政府曾下特别令:“非奉有国葬明令者,不能进葬岳麓山”。

自1917年至今,一般人士的墓不再被允许葬进岳麓山,岳麓山上几乎没有平民墓。

长沙用一座名山,褒扬湖湘的杰出人物,激励着一代一代湖湘子弟前赴后继。

文章来源:shenghuobaodian.com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站内搜索
  • 蔡锷将军,打响讨伐袁世凯第一枪
  • 微商帮
    世界网站大全
    中国科研团队:大象的长鼻子是如何越变越长了
    中国科研团队:大象的长
    自己是否能够像自己想的那样做成一件事,身旁人的判断会比自己准确
    自己是否能够像自己想
    火宫殿:吃喝玩乐看,烧香拜神佛,红火的庙会经济
    火宫殿:吃喝玩乐看,烧香
    眼见为实也不为实,更须谨慎看到的并非全貌
    眼见为实也不为实,更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