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历史 > 概观

长沙花鼓戏,常唱常新,灵活就业,乡里街道开工资

作者:yiluokuang.com  时间:2023-11-10
描述:诙谐幽默、辣味十足的长沙花鼓戏腔调,是湖南民众最熟悉的声音。
《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com》讯  " 刘海哥,你是我的夫哇---" ,《刘海砍樵》里的那一声千娇百媚;"手拉风箱,呼呼地响",《补锅》中那一句欢快俏皮。这些是我对花鼓戏最初的记忆。

葱油饼

在长沙坡子街,人称 "戏窝子"的湘江剧场,在"省花"和"市花"的剧场里,在一些街道社区的空旷地,都会时常有花鼓戏或高亢,或婉转,或轻快的曲调飘荡。

诙谐幽默、辣味十足的长沙花鼓戏腔调,是湖南民众最熟悉的声音。

花鼓戏为何姓花?虽然没有史料做出正面回答,但那些来自民间的地方小戏大都姓花,如花灯戏、地花鼓等。有学者认为,它们也许与草木相关,与春天的祭仪有关。总之,它们来自大地,植根民间,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清嘉庆年间的《浏阳县志》记载了元宵节闹花灯男女唱小曲的情景;清同治六年的《宁乡县志》也记载了男女装唱插秧、采茶等曲目,曰"打花鼓",或"跨竹马灯"。这些地方特色浓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即花鼓戏的雏形。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原长沙府一带十二属县——长沙、善化(今望城)、湘阳、浏阳、醴陵、湘乡、宁乡、益阳、安化、茶陵、攸县等地,是传统花鼓戏益阳路子、宁乡路子、西湖路子、醴潭路子合流之后的称呼,都以长沙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最大的艺术种类。 2008年,长沙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鼓戏源自草根,因为它强烈的俚俗性,清宣统元年(1909年)长沙城曾贴有禁演花鼓戏的"四言训示":"省垣首善,敦俗为先,淫戏卖武,谕禁久宣。"

然而,花鼓戏仍顽强生长,它以戏班形式在各地演出。1912年正月十三,西湖路子南县花鼓名角王三乐率新泰班进入长沙,来到最早的剧场——八角亭绿萍书场演出,这是花鼓戏首次进入城市,因为演出成功,改名为"得胜班";1920年,益阳赵少丰也率义和班进军长沙;1946年,长沙花鼓戏艺人钟瑞章、张寿保邀请西湖路子胜利班的何冬保等多名艺人来长沙,在绿萍书场公演。历尽艰辛,花鼓戏终于走向市场,落户生根。

1949年,益阳班、湘潭班、醴陵班、宁乡班、浏阳班云集长沙,不同路子的花鼓戏逐渐合流,舞台语言向长沙官话统一,形成比较完备的长沙花鼓戏剧种。20世纪50年代初,正式定名为长沙花鼓戏。

20世纪80年代,全省100多个专业戏剧团体中有33个剧团演唱长沙花鼓戏,长沙花鼓戏成为湖南地方戏曲中剧团最多的剧种,出现了一批在全国很有影响的剧目如 《补锅》《打铜锣》《刘海戏金蟾》等。

湖南省花鼓剧院的青年演员叶红,是第四代胡秀英扮演者,她的父亲叶俊武是《刘海砍樵》第三代刘海扮演者。父女两代同演一出戏,成为佳话。

和湖南的湘剧、祁剧、汉剧、巴陵戏等大戏不同,花鼓戏在生长之初就烙上了乡间市井气息,轻松活泼、嬉笑怒骂、俗语俚词、载歌载舞。最初有小旦、小丑("两小")演唱,后发展为"三小戏"(小旦、小生、小丑)。尽管现在花鼓戏增至十多个行当,官衣袍带、罗帽雉尾,生、旦、净、丑,还吸收了大剧种的毯子功和把子功,增设了武戏,但"三小戏"仍是重要特点,其中丑、旦二行最具特色。在传统戏中,"丑行"多为劳动人民,所以有"丑行不丑,风趣可爱"一说。这一传统在花鼓戏现代戏中得到了发扬:任何题材,到了长沙花鼓戏剧作家和艺术家手中,都能变为喜剧。这一点,成为湖南花鼓戏进军全国剧坛一个明显的优势。

一曲《补锅》唱遍全国;一出《刘海砍樵》漂洋过海。如今,一批90后花鼓戏演员开始担纲主演,洋溢着青春气息,成为湖南戏曲舞台上一道靓丽风景。

文章来源:shenghuobaodian.com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站内搜索
  • 中国戏曲之湘剧的表演艺术特色
  • 戏帽,乌沙帽,盔头,戏曲,唱戏人的行头
  • 湖南“花鼓戏”
  • 微商帮
    世界网站大全
    中国科研团队:大象的长鼻子是如何越变越长了
    中国科研团队:大象的长
    自己是否能够像自己想的那样做成一件事,身旁人的判断会比自己准确
    自己是否能够像自己想
    火宫殿:吃喝玩乐看,烧香拜神佛,红火的庙会经济
    火宫殿:吃喝玩乐看,烧香
    眼见为实也不为实,更须谨慎看到的并非全貌
    眼见为实也不为实,更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