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实录 > 生活文摘

贵州省丹寨县金汞矿厂停产大量楼房荒废无人居住

作者:生活实用文摘  时间:2023-05-02
描述:全矿区有近百个矿洞,主坑道有2层,总长8公里,分坑道有30多层,长达100余公里。
《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com》讯  我们从丹寨县城往东南,顺着窄窄的盘山石子路,经过半小时车程,抵达一处山沟,一片片灰色的厂房和苏式建筑映入眼帘,看到两根耸立的老烟囱,仿佛回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到了汞矿遗址。

丹寨县金汞矿厂

丹寨汞矿始建于20世纪40年代,曾是中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汞矿,90年代逐步停产。

矿区南北长36公里,东西宽5公里,占地面积约180平方公里。全矿区有近百个矿洞,主坑道有2层,总长8公里,分坑道有30多层,长达100余公里。

在贵州大山深处的丹寨县曾经有一座国营汞矿,曾是中国乃至亚洲规模较大的汞矿之一。然而在70多年后,随着资源的枯竭,这里已成了一片工业遗址。

这里是矿区生活区曾经非常繁华,一度有2万人在这里工作、生活,这里曾被称为“小香港”,曾经比县城还热闹,以至于当年丹寨人赶集都不去县城,而是到这个距离县城10多公里的汞矿。

1952年5月,贵州都匀专署公安处劳改科到矿区接管办厂。1953年由贵州省公安厅接管建“贵州省地方国营丹寨汞矿厂”。1956年,国外专家库克林、杜尔钦斯基进驻矿区指导工作,对矿山如何开展地质勘探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汞矿旧址如今只剩下三个人留守,每人负责10天,一个月轮转一次。54岁的杨世贵就是其中之一。杨世贵守护遗址已近五年,每个月领着1500元工资,每天在空旷的厂区里转悠。

杨世贵1987年进厂,当时他23岁。杨世贵的父亲是汞矿的爆破工人,汞矿区很多工人都是矿二代,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因为父母的关系,才得以进入矿区工作。

杨世贵说:“那时候能在汞矿工作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托关系都很难挤进去,周围村寨的姑娘都很想嫁过来。”

杨师傅说:矿区风光时,住有2万多人,像一个热闹的小县城,学校、大礼堂、医院应有尽有,周围的人都要来这里逛街、看电影和看病。矿产枯竭后,所有的人都迁走了,只剩下杨师傅和轮流替换他的工友在风声和油菜花的包围中。

进入矿区,杨世贵成了一名锅炉工,每天工作8小时,他的工作是用铁铲往锅炉里填燃料,那是一份让人每天被烤得像蒸米饭一样的“苦差事”。

那时,每月工资三十多元。“那时的物价也不便宜,猪肉要4元一斤。”杨世贵记得,一家人生活得十分节俭。

杨世贵意味深长地说:一晃眼,33年过去了,如今我的工作就像“隐居修行”,时间自由,工作任务不重,每天在矿区巡查,转一转走一走就行。

“领导交待过,注重‘防火防盗’就可以了。”他说,自己嘴笨,不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再加上年纪越来越大,除了守矿几乎已经找不到其他工作了。

杨师傅说,他老婆在儿子4岁时嫌弃他穷,就跟别的男人跑了。是他一手带大儿子,连针线活都是自己干,说到这里,杨师傅的眼泪在眼眶内打转。儿子大学本科在武汉读的,毕业后回到丹寨,在县城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工作两年后,觉得在县城工作前途渺茫,又考了研究生,回到武汉继续读书。

大多数时候,矿区寂静无声。守矿人很“无聊”,每天都是单调重复,时间过得很慢,“过一天彷佛十年”。平时,矿区有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到访;今年,受疫情影响,游客少了,杨世贵感到更加孤独和无聊。

杨世贵平时的生活很简单,靠在山上捡一些零碎木材烧火做饭,吃的食物也很简单。

杨师傅住所的墙上还悬挂着当年“贵州省丹寨金汞矿设备分部示意图”,从设备示意图可以看出金汞矿当年曾经是多么的辉煌。

杨世贵知道,距离汞矿10多公里外的万达丹寨小镇,短短几年的开发,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他期待矿区也能像小镇一样被开发,这样就能吸引更多人,他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成为导游。

汞矿的另外一道大门,所有的场景让人仿佛蒸腾着一种神秘的穿越感。所有到此一游的人都被金汞矿遗址所震撼。

文章来源:shenghuobaodian.com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站内搜索
无相关信息
微商帮
世界网站大全
提交各种奇葩证明,目的就是让你领不到养老金,那笔钱省下来留给政府职员花
提交各种奇葩证明,目的
乘坐卧铺须提前报备“打不打呼噜,并对真实性负责”
乘坐卧铺须提前报备“
北极熊晒屁股是什么预兆?大屁股朝向天空
北极熊晒屁股是什么预
谁在搞破坏,中国“红砖青瓦”的房子已经不见
谁在搞破坏,中国“红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