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孩子 > 写作 > 幼儿部

小人偶,皮影戏,起源竟然是为了给皇帝治病

作者:习作  时间:2023-11-10
描述: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
《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com》讯  一个简易的舞台,一束光影,几个小人偶,在闹腾腾的锣鼓声中,演绎一段沉睡的历史,呈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休闲之中长点见识这或许就是皮影戏独特的魅力。

凉拌牛肉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看罢,武帝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皮影戏也由此诞生。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是一种借助光源(以前只有蜡烛或燃烧的煤油)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演唱,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观看皮影戏,锣鼓一响,京胡一拉,人物在白色的幕布上栩栩如生,唱腔高亢浑厚,把人带进一种独特的情境,很容易让人想起黑白电影,仿佛又回到了那样一段时光。

浏阳皮影戏与其他地方皮影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高腔。据1952年中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南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专集》湖南戏一文载:"湘剧高腔源出于江西弋阳腔,在明代中叶……由南昌经万载到湖南浏阳以达长沙。" 1981年,湖南戏剧增刊《略谈长沙高腔的源流问题》一文考证:"长沙高腔的策源地,是在湘潭、浏阳等县"(浏阳1983年以前隶属湘潭)。

该文又说:"到清咸丰年间,唯一保持高腔优势的戏班,仅有浏阳存在。"浏阳县志载:"清光绪年间,县城紫微街谢发昌组织皮影社,并备有多副箱担,供人租用。"1940年,皮影艺人在浏阳北乡永安彭家冲组建皮影戏老郎会,入会者百余人,每人交会费谷五斗,这是浏阳首建的皮影艺人组织。2016年,浏阳皮影戏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浏阳皮影戏的第二大特点,就是剧目、曲目繁多,内容丰富,按民间习惯可分为三大系列:一是登台戏,即一本正经的传统湘剧折子戏,尤以唱功戏为主,如:《全家福》《龙虎斗》《打龙袍》等。登台戏唱腔道白考究,影形表演庄重,时间约40分钟。民间习惯认为"菩萨看登台,祖先看加官",因登台戏是唱给菩萨看的,自然必须是丝毫不能含糊的"铁本子"戏。

二是正本戏,分大部子戏和单本子戏两大类。大部子戏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少则连台七本,多则连台七七四十九本。单本子戏如《马前泼水》《韩湘子化斋》《骡马桥走雪》等。正本戏演出剧目由主家选定,俗称"点戏"。

三是杂戏。相当于现代戏曲小品,取材于日常生活,多有即兴创作成分,唱花鼓戏曲牌或民间小调,插科打诨,情趣盎然。

浏阳皮影戏传承人张明星介绍道:"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学习皮影戏,皮影戏对艺人要求很高,要一人身兼多职。"早年一盏灯、一块布、几个人偶"一担挑",三个人一台戏,唱念做打。

"有时十来个角色同时出场,翻滚打斗全靠操控人一双巧手把控。"张明星补充道,"浏阳皮影以2根操纵杆最为常见,难度更大,后面配合的两人也不容易,一人专管文场,唢呐胡琴信手拈来,一人专管武场,同时操控鼓、锣、钞等打击乐器。"

"除了完成手上的动作,演出的三人分别扮演各种人物的唱腔对白。"对这种三人演绎出千军万马、百转千回的绝活儿,张明星深深陶醉,"皮影戏工作者胸藏历史,许多老皮影戏艺人称得上戏海、戏库,能做到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实现的'到堂由主家点戏'。"

浏阳皮影的唱腔、乐器和曲牌,都是正宗的湖南湘剧,称得上皮影戏流派的名门正派。"不入此行,不知此行的博大精深。"对此,张明星颇为自豪。

文章来源:shenghuobaodian.com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站内搜索
  • 我国现代皮影戏采用二十多种乐器伴奏
  • 微商帮
    世界网站大全
    我在惠州,挺好的!
    我在惠州,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