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孩子 > 写作 > 小学部

谭嗣同的故事

作者:习作  时间:2023-12-12
描述: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com》讯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浏阳人,生于官宦家庭。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志士、激进的思想家。他在著作《仁学》 中提出变法主张在湖南率先维新变革。

1989年6月奉旨入京,以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害,与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并称 "戊戌六君子"。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爱国志士谭嗣同留下的《狱中题壁》诗。

谭嗣同于清同治四年(1865)二月出生于北京城南宣武门。少年师从浏阳欧阳中鹄,与唐才常同窗,结为好友。 后来又师从浏阳人涂启先、刘人熙。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无能,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唐才常、刘松芙在武昌两湖书院就读,谭嗣同则随其父谭继洵在湖北巡抚衙门,三人闻之愤恨至极,商议后决定在浏阳兴办新学,并由谭嗣同投书老师欧阳中鹄,欧阳中鹄将长信《 兴算学议---上欧阳中鹄书》改为 《兴算刍议》在域内广为散发,并寄给了湖南巡抚陈宝箴。

时逢浏阳遭大旱,谭嗣同回到浏阳,与唐才常等人,一面帮欧阳老师办赈,一面继续筹办算学馆。于是择文庙后山奎文阁为馆址,第一期招收学生16名。在湖南巡抚陈宝箴的重视下,扩社为馆,启湖南新学先声,成为湖南新学发起之地。

光绪二十三年(1897)候补南京知府时,谭嗣同闲户养心读书,成学术著作《仁学》一书,将哲学、宗教、科学熔为一炉,自成一体,汇聚了谭嗣同短暂一生的学术研究成果。

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谭嗣同接受了湖南巡抚陈宝箴的邀请,出任时务学堂的学监及九名总理绅士之一,并担任分教习。他参与兴办南学会,创办《湘报》,接连发表一批宣扬平等民主思想的文章。六月十一日,光绪皇帝颁发《明定国是诏》,开始了变法维新。光绪皇帝诏命谭嗣同进京参与新政,他于八月二十一日到达北京浏阳会馆。

光绪帝召见谭嗣同,赐其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共称"军机四章京",帮助阅看奏折, 起草上谕,成为变法的中枢。九月二十一日,政变发生。谭嗣同乃知会梁启超逃亡日本,与梁启超在浏阳会馆"怀旧雨轩" 从容诀别。被捕前一日,日本志士数人劝谭嗣同东渡日本,谭嗣同坚拒。

九月二十三日,京城九门提督奉慈禧谕旨逮捕谭嗣同,抽屉内三封信亦被搜去,成为其父谭继洵后来得以开脱罪责的"佐证"之一。九月二十八日,谭嗣同就义于菜市口刑场,围观者万余人。谭嗣同神色自若,临刑赋诗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时年仅三十四岁。

之后,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和内阁总理熊希龄颁布了褒扬令,浏阳县知事公署在浏阳县城西门外划拨了当时县典史署空地,用于建谭嗣同烈士祠。谭嗣同夫人李闺变卖了一些地产、首饰,再加上谭氏家族筹集的一些款项,烈士祠于1913年秋天即告竣工。当时梁启超任司法总长,亲笔书赠"民国先觉"大横匾,还有康有为、熊希龄等人赠送挽联多副。

谭嗣同为变法慷慨赴死,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他将"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湖湘人血性精神,大写在狱中,也镌刻在历史的册页中。

文章来源:shenghuobaodian.com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站内搜索
无相关信息
微商帮
世界网站大全
我在惠州,挺好的!
我在惠州,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