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孩子 > 写作 > 初中部

泼水节的回忆

作者:谭天论道等  时间:2021-08-11
描述:对面走来一群男女,一位傣族美女瞅着我胸前别的印有中傣两种文字的记者证,一瓢水直泼过来,她看上俺了吗?
《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com》讯  一直想写写多年前的西双版纳旅行,那是我第一次主题旅行,近日翻出相册才打开记忆的大门。那是1990年,我随广东省湛江市青年摄影家组织的摄影创作采风团奔赴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活动,那时我在电台做记者,同时也是一个痴迷摄影的发烧友。泼水节是傣族特有的民族传统节日,包括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两个傣族聚居地,还有周边缅甸和泰国等国家的傣族地区。在泼水节里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时间是在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美丽的西双版纳向往已久,我们乘坐火车和汽车日夜兼程来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

游客以广东人居多,当时国人物质生活水平都不高,相比之下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收入较高,由此成为旅游消费的主要人群。记得当时的物价很便宜,每样菜不过一两块钱,一桌点10个菜十来块钱可以吃得很好了。那趟旅行两个星期我只花了几百块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用正宗的傣家菜来招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和摄影家,炸虫子炸青苔炸牛皮,这让什么都能吃的广东人也大开眼界。外国游客也不少,路上我们不定期认识一位英国油漆工人,一个穿着短裤拖鞋背包客,他告诉我们他每年去一个国家旅行,已去过十几个国家。来到这里他也随乡入俗,也体验一下水烟筒。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我国云南省最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边界线近千公里。“西双”是傣语“12”的意思,“版纳”是指比县小一些的行政区域,“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行政区”。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地区之一。我们的活动主要在自治州首府景洪,这个城市人口不过一万多人口,但泼水节期间剧增到六万多人。泼水节有许多很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如浴佛、丢包、赛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沙雕等,还有边境交易会。这也是摄影师、艺术家采风的最佳时节。看到精彩的内容,连老外都爬到树上。不过,整个泼水节活动组织都能做到有条不紊,可能与当时没有很多汽车而造成交通拥堵有关。

在各种活动中最有意思是丢包,在空地上青年男女面对面各站一排,谁看对方就把绣包扔给他或她,接到包的人如果也喜欢对方就会把包丢回他或她,如果不喜欢就会丢给别人。丢包是傣族青年自由恋爱的一种游戏社交方式,极具观赏性。据说有一痊外地汉族男生十分羡慕,偷上换上傣族服装加入,不过下来一说话就露馅了。泼水节,也是一个恋爱的节日。傣族姑娘天生丽质,加上紧身的傣族服装显得婀娜多姿。帅气的黎老师一定是泡妞高手:小妹你把地址写下来,回去我给你寄照片。

当然重头戏是泼水,泼水分文泼和武泼两种。文泼是拿着树枝沾上水往你身上洒,同时说上几句祝福的话。武泼则一盆水往对方身泼去,要的是一种痛快淋漓的快乐。泼水的地方是有安排的,但一大早咱们有个爱闹的小子拿了一盘水往楼下的路人泼去,路人猝不及防被浇了一身湿,很狼狈但又不意思骂人,这可是吉祥之水呀。这小子一脸坏笑说,长那么大还没有开心,作弄别人不会遭罪。一般来说老人、记者和警察是不能泼的,但狂欢的人往往会忘记。对面走来一群男女,一位傣族美女瞅着我胸前别的印有中傣两种文字的记者证,一瓢水直泼过来,她看上俺了吗?有的大胆的女孩还把警车的门拉开,也给辛苦值勤警察叔叔泼点吉祥的水。一个背着两台相机的老外摄影师被市民追着泼,怕相机淋坏,我也只能远处匆匆拍了两张就撒。外国女孩是最能玩的,刚开始还很嗨,但后来也被密不透风的水泼哭了。此刻的西双版纳,玩疯了!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那时我正迷上摄影,但摄影设备很一般,只是一台标准镜头的日本相机。意料之外的是同行一位朋友跟我同一牌子的相机坏了,于是我借用了他的200毫米长焦镜。窃喜中以为可以大展拳脚。谁知,我看到一对傣族青年男女甜蜜的嗑着葵花籽,我迅速用长焦镜头抓拍下来,但由于没有脚架虚焦了,很遗憾画面不够清晰。我更多的时候还是用标准镜头走近去拍摄,傣族姑娘都是天生的摄影模特,面对长枪短炮的围攻,依然从容作本色表演。

西双版纳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的色彩。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霄,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铓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铓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泼水节上,青年们端水洒泼,犹似银花怒放。

所使用的水按照傣族的习俗应该是最清洁的水,第一天清晨打的水,可以用缅桂树枝从银碗沾水点到对方肩上;要是在景洪等城市,则可以找一切装水的容器灌上自来水猛烈的泼。泼的水越多祝福越多。但泼时要注意耳朵进水和随身财物及摄像仪器进水。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文章来源:shenghuobaodian.com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站内搜索
无相关信息
微商帮
世界网站大全
我在惠州,挺好的!
我在惠州,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