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孩子 > 写作 > 高中部

袁隆平的稻田奇遇记(错过一步世界上就没有杂交水稻)

作者:习作  时间:2024-01-25
描述:一株水稻让袁隆平停下了脚步,这株水稻穗大粒多,在层层稻田里显得鹤立鸡群。
《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com》讯  袁隆平(1930—),江西德安人,出生于北京,现居长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曾荣获国家发明奖、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何梁何利基金奖、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世界粮食奖等。

2014年,袁隆平率领科研团队成功实现超级稻亩产超千公斤目标,创造了一项里程碑式的世界纪录。

1961年夏天,在湖南安江的稻田里,一株水稻让过路的青年教师停下了脚步,这株水稻穗大粒多,在层层稻田里显得鹤立鸡群。这次偶遇瞬间激发了青年教师的灵感,从这一刻起,中国的稻田里便上演了一段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传奇。这位青年教师就是袁隆平,那一年,他31岁。(亩产提高了,大米品质变差了)

1961年时的袁隆平是湖南安江农校的一个大专老师,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守着农业试验田的袁隆平照样吃不饱饭,饿着肚子的袁隆平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国人饥饿的命运。

为了水稻事业,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在研究初期,为了获得一株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在1964年到1965年连续两年顶着烈日大海捞针般地在安江农校农场和附近生产队的稻田里寻觅,前后共检查了4个常规水稻品种的14000多个稻穗后,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伴随着杂交水稻的诞生,袁隆平人生中的第一篇论文在“文革”前的最后一期《科学通报》上发表了。不久,1966年,“文革”爆发。在一片红色海洋中,袁隆平坚守着绿色的梦想,和几位志同道合者悄然地组织起杂交水稻研究小组。

有播种必有收获。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在中国大面积推广,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袁隆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杂交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的人。

1995年,在三系水稻基础上,袁隆平研究的两系水稻诞生。之后,他在超级稻育种理论、育种材料创制和新品选育与推广领域连续取得重大突破,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和2014年先后实现百亩连片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和1000公斤的第一、二、三、四期超级杂交稻育种目标。

2014年,84岁高龄的袁隆平荣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当时,习主席对我讲了两句话:感谢你做出的新贡献,希望你再接再厉再攀高峰。”每每说到这段经历,袁隆平都显得异常兴奋。

在众多描述老年人的词汇里,颐养天年与袁隆平最是缘浅。2001年到2015年,从古稀走进耄耋,他的大多数时间不是在田间,就是在去田间的路上。现在他正在朝着亩产1066公斤的第五期超级稻攻关目标努力。
袁隆平经常笑称自己是一名快乐的“80后”,跟旁人交流起来思维一点儿都不含糊,时不时还冒出几个英文单词———今天的天气很“nice”,田间的水稻长势“wonderful”。

他的科研成果不但让中国人摆脱了饥饿,而且对整个人类都做出了贡献。目前,中国累计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全年增长的稻谷产量,可以多养活上亿人口,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加,而且中国杂交稻已推广至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轻的袁隆平在安江农校时常常梦见自己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的稻穗比扫把还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这就是他所说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文章来源:shenghuobaodian.com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站内搜索
无相关信息
微商帮
世界网站大全
我在惠州,挺好的!
我在惠州,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