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孩子 > 写作 > 大学部

大力减免税收向富人征税是民富国强的根本途径

作者:习作  时间:2023-12-10
描述:李允则到任潭州三年,体察民情,勤政惠民,没有辜负宋真宗的嘱托。
《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com》讯  李允则(953-1028),字垂范,太原府盂县(今山西) 人,为宋初名将济州团练使李谦溥之子,以荫补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又受命管理静戎军榷场,后出使河东路、荆湖路,累迁供备库副使,潭州知州。后辗转调任沧州、瀛洲、雄州、镇州、潞州知州多年。宋仁宗即位后,领康州( 今广东德庆)防御使,事功卓著。

北宋早期在潭州政绩最卓著、造福百姓功劳最大的官员是李允则。因为毕士安的举荐,李允则得到宋真宗的器重, 宋真宗初年(998)迁供备库副使,并被任命为潭州知州,临行前,还被真宗召见,叮嘱他好好镇守湖南。

李允则到任潭州三年,体察民情,勤政惠民,没有辜负宋真宗的嘱托。他首先从削减苛捐杂税入手。潭州从马楚王国以来累积了地税、屋税、枯骨税等,此外百姓还得缴纳不断加重的茶税,"初以九斤为一大斤, 后益至三十五斤"。李允则上奏朝廷请求废除三种税,并且茶叶削减为以十三斤半为定制,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 同时,鼓励百姓垦山种粟,使得"湖南无荒田,粟米妙天下"。

李太守清正廉洁,为官多年,却"身无兼衣,食无重羞,不畜资财",十分体恤百姓。他到任潭州的那个冬天, 城里突发大火,他当即下令将官竹出借灾民,搭建棚屋御寒。接着又遭遇两个饥荒年,他为了说服转运使先将官仓的粮食赈济饥民,后再向朝廷奏报,甚至以自家财产作抵押。同时,招募万名饥民服兵役济困,转运使要派遣新兵员去防御邵州蛮,他怜惜饥民身体羸弱不便戍守,上奏阻止。

李允则是岳麓书院"六君子堂"中祭祀的六位有功先儒之一,因为他曾兴修岳麓书院,扩大其规模而位列其中。 北宋王禹偁在《潭州岳麓山书院记》中记载:"尽获故书,诱导青衿,肯构旧址。外敞门屋,中开讲堂,揭以书楼,序以客次。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请辟水田,供春秋之祀典。"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岳麓书院,不久因为他离开潭州,书院冷落。李允则到任时,岳麓书院已是"弦歌绝音,俎豆无睹",他增设藏书楼和礼殿,还请求皇帝御赐国子监诸经释文义疏及《释文》《史记》《玉篇》《唐韵》等经籍。书院完善了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迅速发展,四方学者纷至沓来。
咸平四年(1001),朝廷任命重臣陈尧叟为湖南安抚使,百姓得知李允则即将卸任,十分不舍,便将他的政绩一一列举,请求他留任,陈尧叟将此事上奏朝廷。宋真宗将李允则召回京师,连续三天召见他,并感叹不已:"毕士安真没有看错人哪!"

他后来又调任瀛洲、雄州知州,迁任西上阁门副使。 此后历任四方馆引进使、高州团练使,知镇州(今河北正定)、潞州(今山西长治)、领康州(今广东德庆)防御使,事功卓著。天圣六年(1028),76岁在京师去世。

史称李允则"平易近人,洞知人情,善抚士卒,皆得其用。盗发辄获,人亦莫知所由"。他在潭州"请除三税", 革除弊政,惠泽于民。他对岳麓书院的兴修扩充,使岳麓书院享有"潇湘洙泗"之誉,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名闻天下。

文章来源:shenghuobaodian.com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站内搜索
无相关信息
微商帮
世界网站大全
我在惠州,挺好的!
我在惠州,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