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 > 灾祸 > 家庭

事无巨细,为了人民群众,新华社记者操心到碎

作者:梁建强  时间:2021-02-04
描述:扫完健康码后还要纸上手写登记,真的有必要吗?这“二次登记”,到底起什么作用,真有必要吗?更何况,许多人同用一支笔进行登记,使得登记工作也潜藏可能的交叉感染风险!!!!!
《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com》讯  不仅要扫健康码,还须在纸上手写个人信息作为登记内容——在部分地区,进入小区、银行、商场以及一些单位时,在扫描健康码后点击“进入”之后,还要填写个人信息进行登记。这“二次登记”,到底起什么作用,真有必要吗?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地方,登记信息时并没有任何核验程序,信息可以随意填写。有的登记表中,同一页出现了多个“王先生”“李先生”,真假莫辨;有的内容填写,字迹潦草,或是加入圆圈、波浪线等符号,难以进行识别;有的电话号码的位数明显不对,但也无人询问或者纠正……入口处的值守人员,并不关心填写的具体内容,只是机械要求每个人在表格内进行填写。

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公众在扫描健康码时多愿意配合,信息登记环节为何出现多重问题?一方面,从登记内容来看,不少登记表中,不仅要求写明姓名、手机号等,还要写下性别、身份证号等诸多信息,需要填写的信息较多,登记者对于个人信息是否会泄露有着现实担忧。另一方面,对于所登记信息的具体用途、登记本填满之后将会被如何处理等,登记者往往并不清楚,容易心生顾虑。多重原因叠加之下,登记本上的信息自然容易出现随意化或是明显失真问题。

信息不准,实效自然大打折扣。占用了公众时间,收集的却是明显失真或是真伪存疑的信息,这样“二次登记”显然形式意义大于最终效果,无疑也是一种形式主义。更何况,许多人同用一支笔进行登记,使得登记工作也潜藏可能的交叉感染风险;有的地方,虽提出使用酒精擦拭等方式对公用笔进行消毒,但也存在擦拭频率不高、登记表同样可能成为传染源的现实难题。

疫情防控,须臾不能放松;防控手段,还需更加有效精准。失真、存疑且可能潜藏一定风险的“二次登记”,亟待及时进行纠偏。对于低风险地区,“绿码通行”之外,是否可以减少或者取消“二次登记”?对于中高风险地区,如果在特定场所确有“二次登记”必要,是否应着力加强核验,或是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线上填报?反之,形式主义驱动下的“二次登记”,虽费时费力,但注定难有实效。

文章来源:shenghuobaodian.com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站内搜索
  • 今天刚领记者证的女记者即跟劫匪谈判,接着后面枪响了
  • 新华社喻抗击肺炎疫情为战争,吁全球高度戒备!
  • 记者斑马线上采访“文明礼让” 回程路上被撞飞
  • 16岁少年遭遇刑讯逼供 流泪向记者诉说“打得受不了”
  • 执法人员查黑窝点遭暴力抗法 随行记者被石头砸伤
  • 女记者深夜下班在家附近遭遇歹徒 身中5刀
  • 两记者在马路中间拍照被撞 1死1伤
  • 男子冒充记者敲诈医院13万元 数钱时候被抓
  • 女子谎称自己是知名报社记者 以帮人曝光为名骗12万元
  • 记者被控冒充打假办人员敛财
  • 微商帮
    世界网站大全
    捡到手机应尽快交到派出所,若保管不善数据丢失还要承担法律风险
    捡到手机应尽快交到派
    根本没有“手机监听卡”和“手机窃听器”这些玩意儿,千万别上当
    根本没有“手机监听卡
    当心“金元宝”骗子手法在乡镇,见识有限半有钱人最容易上当
    当心“金元宝”骗子手
    独自在大山里玩会不会被当成野猪让土铳击毙?
    独自在大山里玩会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