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孩子 > 写作 > 高中部

岳麓书院数百人被杀,潭州城发生激战

作者:习作  时间:2023-12-11
描述:忽必烈的蒙古军铁骑大举南进,至德祐元年 (1275)三月,元军先攻陷了岳州。
《生活宝典shenghuobaodian.com》讯  李芾(不详- 1275),字叔章,号肯斋 , 衡州(今衡阳)人,以祖荫补官南安司户,历任祁阳尉、湘潭县令、临安府尹。德祐元年(1275)任潭州知州兼湖南路安抚使。时值元军围攻长沙,召集兵民顽强抵抗三个月,城陷后自刎殉国。

南宋末年,元军围攻长沙,熊湘阁(今长沙天心区路边井)燃烧的一把大火,壮烈地把李芾的名字大写至《宋史·忠义传》中。

其时,忽必烈的蒙古军铁骑大举南进,至德祐元年 (1275)三月,元右丞阿里海牙率领元军攻陷了岳州,常德府、鼎州、澧州也相继失守,继而围攻潭州。李芾受命于危难之际赴任潭州。

李芾祖上为官有廉名,他也为人刚直,不畏强权,临事精敏,精力旺盛,好礼贤下士,居官清廉。他出任祁阳县尉时,赈济饥荒,将县域治理得井然有序,享有盛名。 在湖南安抚司任职时,永州发生盗患一年之久也无法平定,他与参议邓埛率1300人捣毁贼窝,擒拿匪首蒋时选父子,余党也就散伙。迁任湘潭县令时,他不避权贵,均衡赋役,受百姓拥戴。他后来相继在浙西德清县、永州、温州为官,在平定各类民乱和匪患方面都有成绩。

当元军攻占鄂州后,南宋朝廷危急之中才想起了强力过人的李芾,起用他为湖南提刑。直到贾似道兵溃芜湖后,李芾再被任命潭州知州兼湖南路安抚使。《宋史·忠义传》中记载了那场誓与潭州共存亡的壮烈史实。其时,湖北的州郡已经归附元军,有友人劝李芾不要接任这个烂摊子。他慷慨说道:"第以世受国恩,虽废弃中,犹思所以报者,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

德祐元年(1275)七月,李芾携家人到任潭州。其时,元军游骑已经侵入湘阴、益阳等县,潭州城的守军已经全部被调走了,李芾仓促招募不满三千军民守城。又与湘西苗民结盟为外援,并修缮器械,筹措粮食,加固城池,同时命令刘孝忠统领诸军。九月元军围攻潭州,李芾慷慨登城,与诸将领分地而守,"民老弱亦出,结保伍助之,不令而集"。坚守至十月,城中剑矢都没了,李芾下令搜寻民间羽扇赶制,连食盐也耗尽了,就收取库中积存盐席焚烧取盐。他亲自抚慰受伤兵民,日日以忠义节气勉励将士,诛杀前来招降的说客。

困守至12月,潭州城已经岌岌可危,统领刘孝忠中风不起。至除夕,元兵终破城,参谋尹谷举家自焚。李芾听闻举酒祭奠,并留宾佐会饮通宵,手书"尽忠"二字为号令,誓与长沙共存亡。其后,李芾端坐熊湘阁,强令手下沈忠将自己与家人尽杀,以免遭受被俘之辱。沈忠含泪遵命,纵火焚烧,再回家举家自尽,以死殉国。李芾的部属多数都壮烈赴死。岳麓书院的数百名书生也英勇地加入了守城的队伍,城破后也大多慷慨殉国。城中民众听闻后,"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缢林木者累累相比"。

明成化五年(1469),知府钱澍在熊湘阁遗址建"李忠烈公祠",以纪念李芾的忠烈。户部尚书、茶陵诗派的李东阳为祠作记,并在《长沙·竹枝词》为李芾点赞: "有井犹名贾太傅,无人不祭李潭州。"

文章来源:shenghuobaodian.com

从手机浏览器访问《生活宝典》

站内搜索
  • 岳麓书院观后感
  • 岳麓书院几百学生与元兵作战,大部分学生最后自杀殉国
  • 探访岳麓书院
  • 微商帮
    世界网站大全
    我在惠州,挺好的!
    我在惠州,挺好的!